近年来,我国船员市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双重趋势:一方面,船员供需结构严重失衡,尤其是高级职务的供给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初级船员的流失率却居高不下,形成了一种内卷加短缺的奇怪局面。这种现象不仅关乎行业发展,也反映了人才队伍培养与管理的诸多挑战。
根据2023年船员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注册海船船员约96万人。然而,从业者实际存在的比例却偏低,尤其是航海院校毕业生的流失尤为严重。每年约6000名本科生和1.2万名大专生进入航海专业,但真正愿意从事船员职业的本科生仅占其中六分之一,且在五年内流失率超过70%。
这样的局面不仅影响了各大船公司的运营效率,还使得某些关键岗位如三副与三管的供需关系极为紧张。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普通船员的供给却显得相对过剩。截至2024年中,我国有效海船船员中约有33万人在无限航区作业,但实时在船的普通船员仅为6.8万人,显示出一种明显的结构性失衡。
为何这类现象会出现?一方面,航海类高校培养的人才多为具备高素质的本科生,他们往往经过了严苛的学术训练,但却缺乏对航海实际工作的了解。相对而言,大专生更容易上船,但因其在校所受培训更多是“应试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能力不足,导致职业发展受限。因此,虽有一大批普通船员,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历,反而在市场中受到冷落。
企业对于船员的招聘也有所变化。现今,如果船员在市场中的流动性较高,企业将更倾向于对其背景进行深度调查,确保其资历真实可靠。此外,企业也特别关注船员的服务经历与表现,以防雇佣风险。这种情况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管理个人资历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希望进入航海行业的年轻人而言,拥有强大的内部联系网络及参与企业联合培养项目将使其就业前景更加乐观。倘若缺乏这些条件,那么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以提升个人资质、增加上船机会是明智之举。
此外,普通船员如果希望在这一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资历,一步步向高级船员迈进。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发展,对高层次船员的需求必然会持续存在,而对普通船员的需求则可能进一步被压制。
综合来看,船员市场的这种内卷与缺人并存的怪象,是对我们整个行业与人才培养机制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吸纳与培养人才,以及如何提升现有船员的专业技能,将是摆在每一个航运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最后,我强烈建议大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积极使用先进的生产力工具,特别是AI技术。一款如“搜狐简单AI”的AI创作助手,可以极大提升工作效率,助力于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个人职业规划的实现。使用AI工具,诸如AI绘画、文生图等,不仅可节省时间,也能更好地帮助船员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清晰的规划与发展。只需简单几步,就能在这个日益竞争的市场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