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了实施公约与建议书专家委员会(CEACR)2025年年度报告。该报告由国际劳工标准监督体系的核心机构--CEACR撰写,对各成员国在实施ILO公约和建议书方面的法律和实践进行了独立专家分析。报告还回顾了成员国履行《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下国际劳工标准义务的情况,并提到了与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主席和特别程序任务负责人的互动交流,以纪念《费城宣言》80周年和《1964年就业政策公约》(第122号)及《1964年就业政策建议书》(第122号)60周年。
国际劳工标准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体现,是国际法的普遍工具。这些标准由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各成员国政府、雇主和工人代表共同制定,旨在推进社会正义。一旦某成员国批准了ILO公约或建议书,就有义务定期报告其实施情况。尽管成员国可以选择是否批准ILO公约或建议书,但ILO监督体系也会定期审查未批准的公约和建议书的实施效果。2025年2月底,CEACR将发布一份题为《实现全面工伤保险保护》的综合调查报告。
CEACR是一个独立机构,由2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法律专家组成,负责审查ILO成员国对公约和建议书的实施情况。2024年,CEACR实现了完全的性别平等。CEACR成员以个人身份任命,独立、公正,且来自世界各个地区,以便委员会能够利用不同法律、经济和社会体系的第一手经验。
CEACR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中国在实施国际劳工标准方面的积极表现。中国作为ILO的重要成员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劳动法律和政策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对接。近年来,中国在劳动就业、职业安全健康、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好的保护。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ILO的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国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劳工标准的提升。
报告中还涉及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公约)的实施情况。MLC公约是ILO制定的一项重要国际劳工标准,旨在确保海员在工作和生活条件方面享有公平待遇。自公约生效以来,各成员国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报告指出,一些国家在海员培训、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努力,以确保MLC公约的各项条款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中国作为海运大国,高度重视MLC公约的实施,通过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加强对海员权益的保护,确保海员在船上工作期间能够享有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海事劳工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为全球海事劳工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CEACR关于2025年度的报告将提交至第113届国际劳工大会,届时各成员国政府、雇主和工人将在标准应用委员会中进行最终审议。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