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中远海运集团主办的“数智聚链 绿色向新”海洋联盟2025年全球港航合作伙伴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万敏、海南省副省长顾刚、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董事长许立荣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初北平校长应邀参会,并在港航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交流研讨会作题为“探索三化转型新路径 引领航运教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初北平指出,围绕“三化”转型引领的航运业模式变革和规则重塑,数字驱动成为航运转型“新引擎”和“转向器”,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人工智能成为航运发展“新动能”和“警报器”,绿色发展成为航运未来的“新赛道”和“风险点”。初北平介绍了学校在“航运+”人才培养、助力航运数字化转型、拓展航运科技智能化应用、开展绿色转型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工作。聚焦航运业“三化”转型,学校不仅关注“三化”技术研发,也关注“三化”人文伦理、航运安全、船员职业吸引力提升和海内外港航企业复合型战略人才的培养。希望与各界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航运业的“三化”转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月14日,初北平校长一行到海南三亚走访,先后调研海南三亚凤凰公证处、三亚学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海南总部等单位。
在三亚凤凰公证处,初北平一行会见了凤凰公证理事会理事长车承军等。初北平首先介绍了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举措,特别是海事仲裁制度创新研究的成果。他表示,学校对于高级航运人才的培养理念是始终坚持内外互动与国内外双循环相结合,力争为国家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眼光、熟悉法律制度的高端航运人才。车承军表示凤凰公证处秉持“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救济”的原则,为法律“软环境”提供“硬支撑”。未来双方可以在区块链技术、海事仲裁、司法鉴定等方面加强合作。凤凰公证研究院执行院长曹英俊、凤凰公证处主任徐春雷等参加座谈。
在三亚学院,校长沈建勇,副校长、研发长朱沁夫,校长助理亓元等接待了初北平一行,并陪同参观了数字经济产教协同示范基地、超算中心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程中心、书山馆等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场所。初北平表示两校在学院建制、学科布局上高度契合,对数智化、绿色校园的理念建设更是怀有共同的愿景。他希望,未来两校能在运输储能动力、智慧物流、工业造型设计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起资源互通、科研共建、国际化共享、校企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为自贸港建设树立起特色领域高校合作的新典范。沈建勇对初北平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未来双方可以围绕海南自贸港重点发展的“陆海空天”、海洋生态等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跨区”校园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在国际合作办学、科研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携手并进,务实高效地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自贸港建设贡献“向海图强”的大学智慧。
在中国交建海南总部,初北平详细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特别是在邮轮旅游管理及未来海洋实验室方面的建设进展。他表示,学校愿意与中国交建共同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自贸港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国交建海南总部执行总经理、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交海投)副书记刘彦对初北平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从海南省自贸港建设的政策机遇、酒店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以及中交海投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双方一致认为,未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邮轮管理、旅游管理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充分把握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时代发展契机,聚焦自身主责主业,共同开展政策研究与产业合作,共建产业发展平台。中交海投产业研究院中心执行主任、三亚国际邮轮发展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姜志刚,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房怀军,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教务长、科研处处长李铭参加座谈。
1月16日,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梁珂、宣传文化处副部长易凤鸣,深圳市睿创供应链研究院院长许遵武一行来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亚洲邮轮学院)调研。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学校原副校长肖宝家,学校经济管理学院负责人接待了来访嘉宾。
李志鹏对来宾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作为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前海合作区的发展提供支持。经济管理学院负责人和老师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和教研等发展概况。
梁珂介绍了此行调研目的,希望与上海海事大学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学校智库优势,共同推动前海合作区邮轮产业建设。易凤鸣介绍了前海的发展现状。
在此次座谈交流上,双方就邮轮智库建设、邮轮供应链管理、邮轮人才培养、邮轮决策咨询、非全招生、在职培训等问题开展了充分讨论。
1月21日,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局、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在浦东新区召开“新能源动力船船员培训培养”科研项目阶段性总结暨深化研究座谈会,副校长严伟应邀出席并致辞。
严伟在致辞中指出,新能源动力船舶尤其是甲醇动力船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随着其迅猛发展,整个产业链需要更有作为。他强调,主管部门、航运企业、高校研究团队需密切关注技术与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相关标准规范,构建完善技术标准化体系,为科研项目后续工作指明方向。
上海海事局船员管理处张晓东处长、船员考试中心毕涛主任等解读了新能源动力船舶船员培训培养政策最新进展和培训大纲与标准的制定要求。围绕新能源船舶新技术概况、安全操作规范和痛点问题以及IMO提案撰写等方面,学校王忠诚科研团队与海事管理机构、航运企业展开互动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旨在推进新能源动力船舶船员培训培养工作,积极探索低闪点燃料船船员培训等最佳实践。
2月10日至11日,学校副校长严伟率队赴北京开展调研,先后拜访交通运输部科技司、中国航海学会、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简称“国际中心”)、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简称“部水运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部交科院”),了解交通运输部重点工作,与各单位交流科研等合作事项。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接待严伟一行。严伟汇报了学校筹建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研究分中心、未来海洋实验室、新造科研实训船、部平台建设等情况以及“十五五”科技规划思路。徐文强充分肯定了学校在航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的发展,建议学校围绕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布局学校“十五五”科研方向,助力国家水路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接待严伟一行。严伟介绍了近期学校科技重点工作,以及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工作进展。李世新欢迎严伟一行来访并希望双方在人员交流和科技服务、共同举办高端活动、学术期刊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对海事法律专委会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指示和要求。
在国际中心,副主任陈冰波陪同严伟一行参观了中心展厅,并进行座谈交流。严伟表示,学校发展定位与国际中心使命高度契合,双方可在可持续交通标准体系构建、对外交流与培训、咨政建言、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开展合作。陈冰波对严伟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希望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将国际中心与上海海大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内容落细落实。
部水运院院长刘书斌会前会见严伟,希望双方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冯玥副院长参加并主持座谈交流会。严伟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绿色航运、智能航运、轻量化港口装备、多式联运、咨政建言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冯玥表示,希望双方在人员交流、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科研合作、标准起草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部交科院,副院长王先进接待严伟一行并进行座谈交流。双方重点就各自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近期科研任务进行了交流,并在人员交流、科研合作、智库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学校校长办公室、科技处、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负责人以及相关学院教师代表陪同拜访调研。
2月10日上午,校长初北平一行走访了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集团”),受到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首席人才官许晓蓉等的接待。
初北平介绍了学校在推进云端海事大学、全球航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布局,以及海洋立体交通、海洋法治数据基座等科研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提出学校与海信拓展多元化合作的互补空间和共赢基础,尤其是在交通领域共同发展智慧港口、智慧航运应用解决方案,推动港航管理提升效率、安全可靠。在智慧校园领域,可以打造标杆示范工程。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逐步深入合作,不断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协力推动国际航运、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贾少谦欢迎初北平一行来访,并介绍了海信集团56年来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智慧交通、智慧校园、AI等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情况。他充分肯定上海海事大学在航运、物流等方面的专业学科优势和人才聚集优势,期待双方以优势资源互补,技术共创共融,不断促进前沿科研成果转化,共同以产学研用推动新技术应用、新产业拓展,创造双方共赢发展新生态、新模式。
海信集团技术创新管理部、网络科技公司、科林电气公司研发中心、网络能源公司等负责人,学校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青岛研究院)、法学院等相关负责人陪同走访。
为深入推进上海海事大学与山东海事局于2024年7月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细,校长初北平一行于2月11日走访了山东海事局,受到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宇,副局长张亮、副局长柳强等的接待。
王海宇欢迎初北平一行来访,并介绍了山东海事局在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服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和山东海洋强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期待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深入挖掘海事监管与服务的效益,共同促进海事领域高水平安全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
初北平介绍了学校在推进全球航运人才培养新模式及交通运输服务领域科研等方面的情况,重点介绍了海洋法治数据基座的推进情况及在海事治理方面的应用,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展海事保险、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数据治理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船员管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船舶监管政策研究,继续深入开展第二期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项目,共同服务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等国家战略。
山东海事局办公室、综合计划处、人事教育处、法规规范处、科技信息处、指挥中心、船舶监督处、船员管理处、危管防污处、安全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青岛研究院)、法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和上海市海洋法治数据基座研究重点项目组成员等参加座谈交流。
2月12日,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海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叶志航一行访问学校。
校长初北平会见了叶志航一行。他指出,浙江省海港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港航企业,在港口运营、航运物流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前沿视角,学校在航运、物流、海洋等学科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学校期待与集团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方面展开更加紧密、务实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副校长殷明接待了来宾,并具体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浙江省海港集团战略研究与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学校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叶志航对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感谢学校及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对海丝港口合作论坛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浙江省海港集团始终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认为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来访,集团希望与学校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搭建高层次对话平台,共同推动港航产业创新发展。
双方还围绕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筹备、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未来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