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踔厉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天津海事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部党组、部海事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些亮点工作吧!
自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北疆海事局深入反复学习上级关于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部党组、部海事局党组以及天津海事局党组决策部署,做到思想统一,凝心聚力,创新实践,狠抓落实。
全面梳理刘伟部长、付绪银副部长、徐伟书记和聂乾震局长关于一体化建设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建立63项上级部署要求清单,印发《北疆海事局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制定43项落实清单。通过组织推进会、评估会、培训、知识答题,营造氛围、凝聚共识,确保一体化工作与上级要求同频共振、步调一致。
对照全面履职清单,建立286项岗位职责与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及海事通APP功能对应清单。结合北疆实际,制定高频、低频及不涉及项目清单,将272个高频项目作为实践应用主阵地,在监管、培训、资源调配中重点关注;27个低频项目根据工作需求“及时叫醒”;72个不涉及项目根据辖区和职责变化动态调整。
一方面,通过任务统一派发、闭环管理、督查纠错等举措,准确形成内部监管数据。另一方面,通过指导行政相对人正确使用海事通APP,规范政务受理填报,精准抓取外部行业数据。同时积极磋商建立码头泊位信息动态通报机制,实时共享码头通航信息,实现码头、船舶、海事三方数据集成统一。
在辖区12个固定点位CCTV信号与智慧海事监管系统有效对接基础上,针对船舶港内明火作业、人员工伤事故等重点领域,通过布置48个移动式CCTV设备对船舶作业现场进行全过程近距离监控,有效补齐固定式CCTV、船艇和无人机监控短板,全面提升重点领域感知能力和监管水平。通过移动式CCTV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30余项,在防范码头安全风险隐患,提升辖区本质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开展操作培训12次,实施执法任务604次。推进海事机构执法标准统一,牵头秦皇岛、唐山、广州南沙等海事机构签署《津冀海事机构一体化协同联动执法合作框架协议书》,定期互享集装箱船舶滞留、行政处罚、船舶体系审核等执法信息,实现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建立“四进三覆盖”工作模式,向400余艘船舶,3万余名船员复用推广,辖区99家公司,159艘船舶,963名员工完成注册,保障海事通APP全面应用。通过海事通APP受理船舶进出港、防污染作业、涉水施工等业务共计23994项。设立政务大厅“排忧解难”窗口和“首席政务服务代表”,推行港区水域安全作业备案“一件事”,便企利民举措持续优化。
推动“准点降本”项目落地见效,推动辖区公司7条航线艘干线集装箱船加入模块,将船舶航线信息与港口生产作业计划动态融合,编制进出港船舶航次信息、适检性及载货情况“一张表”,高效开展现场检查70余次,助力提升集装箱船舶准班率。
针对环渤海内支线集装箱船舶航程短、周转快等特点,以助企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开展“模块化安检”新模式,将传统的全船检查转变为按驾驶台、机舱、货舱等区域划分的模块化检查,由航次挂靠港所在地海事机构分模块交叉实施,最后一港海事机构形成安检报告,协同完成“一次安检”。目前,已对4艘船舶实施“不停航安检”,平均减少船舶单港滞港时间1.5小时,创新举措被天津电视台、水运报等媒体报道。
建立辖区港航一体化动态数据库,及时传递码头泊位信息,保障滚装船进出港效率。专项开展新能源汽车积载隔离、绑扎系固检查,实现单船检查全覆盖。开展人员逃生培训和船岸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滚装船载运新能源汽车火灾风险防控研究,撰写新能源汽车消防和安全运输相关提案2件并提交。
充分利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实现重点时段智能化辨识,将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恶劣天气等纳入重点时段管理,针对不同时段季节性、阶段性监管需求,动态更新盯防名录,明确触发节点,对高风险水域、船舶实施科学布控,实现盯防对象、风险隐患、监管力量配布图斑化管理和动态展示。
将辖区33艘游艇纳入重点船舶分组管理,实现对出港游艇动态掌控。在船舶风险预警等级模块中,对存在脱检、事故、处罚等问题游艇按预警等级标识赋分,对3艘曾长期失联游艇重点跟踪。建立游艇安全“一本账”,推动辖区游艇AIS设备应装尽装,目前已推动辖区22艘游艇安装AIS,对未到安装期限游艇通过“预约上门”方式推动游艇主早装快装。Kaiyun网站Kaiyun网站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云开网站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